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編號發布日期期別提要pdf檔
6196-08-15第424號市政統計週報95年臺北市民有379位因事故傷害死亡,居市民死因第8順位,其中以運輸事故占53.03%、意外墜落占16.62%為主要原因;事故傷害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4.44人,為全國各縣市中最低;其男性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21.93人,約為女性之7.30人的3倍。運輸事故為1歲以上各年齡層的主要事故死因,而0歲嬰兒則為吸食所致呼吸道阻塞窒息及意外墜落。右箭頭
6296-06-27第417號市政統計週報95年臺北市居民被通報確定之法定傳染病例共3,175人,較94年減少1.79%,減幅高於全國的0.94%。各種法定傳染病中結核病為感染人數最多者,共1,281人,發生率居各縣市中第3低,為每十萬人口48.81人;次高之法定傳染病依序為梅毒947人、淋病264人;確定之愛滋病毒感染者(HIV)及發病的愛滋病毒患者(AIDS)計有235人及106人,分別占全國HIV 感染確定人數之8.00%及確定發病者之18.31%。右箭頭
6396-04-04第405號市政統計週報臺北市政府96年1至2月檢驗食品636件,其中符合規定之件數591件,檢驗合格率為92.92%,較95年同期提高1.13個百分點。又96年1至2月食品廠商衛生稽查計8,748家次,合格率為93.39%,較95年同期降低0.34個百分點,其中除食品製造廠商、餐飲業、生鮮超市、大賣場、傳統市場攤商及雜貨便利商店外,其餘之合格率均達100.00%,而餐飲業合格率91.15%為最低;至96年2月底臺北市衛生營業場所計有3,922家,同年1至2月計稽查了1,713家次,合格者1,632家次,其合格率為95.27%,較95年同期提高3.33個百分點。右箭頭
6496-01-17第395號市政統計週報臺北市95年11月底計有11,194家藥商,較94年底減少80家,減幅為0.71%,其中以西藥販賣業及藥局減少家數最多。95年1-11月臺北市政府藥物檢查12,464家次,合格率為99.05%,較上年同期略降了0.31個百分點;其中中藥販賣業合格率為100.00%,而西藥製造業的合格率92.98%為最低。右箭頭
6595-11-29第388號市政統計週報95年1-10月在臺北市施打各類預防接種計364,818人次,較上年同期減少16.06%,且近十年來除德國麻疹、麻疹、腮腺炎混合疫苗外,其餘各類疫苗預防接種人次大致呈逐年減少趨勢。另94年丙類受聘僱外國人依法將健康檢查結果送臺北市衛生局核備計26,506人,其中不合格人數為891人,不合格率為3.36%;健檢不合格項目中以腸內寄生蟲不合格916人次居冠。右箭頭
6695-11-08第385號市政統計週報臺北市94年底醫療院所共2,835所,病床數21,841床,醫護人員數為27,997人。其中41家公私立醫院平均每日門診服務74,580人次,急診服務2,892人次,分別較93年減少8.10﹪、6.89﹪,較87年增加1.31%、9.75%,病床占床率為73.59%,較93年減少0.24個百分點,較87年增加6.05個百分點;另95年1至9月赴各市立醫院門診之民眾平均每日1.7萬人次,住院服務量平均每日達2,626人次。右箭頭
6795-09-20第378號市政統計週報94年臺北市死亡人數共14,339人,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392.6人,較93年微增0.12 %,惟較87年減少11.95%,為全國死亡率第二低之縣市;死亡者平均年齡為70.7歲,較87年提高3.4歲,較全國高2.8歲,其中男性死亡者平均年齡69.7歲,較女性低2.5歲,十大死因中則以自殺死亡者平均年齡最低,為49.2歲;另源於周產期之病態死亡為嬰兒之主要死因,惡性腫瘤為25歲以上各群組之首要死因,而事故傷害則為青年組死亡之主因。右箭頭
6895-06-21第365號市政統計週報94年臺北市居民被通報確定之法定傳染病例共2,838例,較93年減少17.40%,減幅高於全國的11.06%。結核病為我國法定傳染病中感染人數最多者,同期臺北市居民被通報確定之結核病例共998人,較93年減少452人,減少31.17%,發生率為25縣市中第五低的地區;又同期臺北市居民被通報確定為梅毒及淋病病例有852及292人,分別較93年減少6.48%及36.11%,確定之愛滋病毒感染者(HIV)及發病的愛滋病毒患者(AIDS)有192人及115人,分別較93年減少9人及增加74人。右箭頭
6995-05-24第361號市政統計週報臺北市政府95年1至4月檢驗食品928件,其中不合規定件數69件,檢驗合格率為92.56%,較94年同期提高3.56個百分點。又95年1至4月市府食品廠商衛生稽查17,674家次,合格率為92.57%,較94年同期提高1.85個百分點;其中員生員工消費合作社、藥局藥房、食品進口商、烘焙食品門市及其他類之合格率均達100.00%,而餐飲業合格率為89.40%最低;與上年同期相較,超級市場合格率96.83%,下降1.98個百分點,退步最多,食品製造廠商合格率96.72%,則提高5.50個百分點,進步最多。右箭頭
7095-05-10第359號市政統計週報94年臺北市嬰兒出生登記數為20,962人,粗出生率為千分之8.00,均創改制以來之最低;95年1-3月出生5,143人,粗出生率折合年率為千分之7.97,較上年同期微幅增加0.06個千分點。近年來臺北市出生嬰兒之生母平均年齡逐年提高,94年為31.13歲,為改制以來之最高,其中生母年齡以30-34歲者為最多,占40.63%;94年出生嬰兒為第1胎者占54.91%,其生母平均年齡為30.02歲;出生嬰兒中生母為非本國籍者有1,812人,占8.64%,其中有半數(938人)生母係來自大陸地區。右箭頭
7195-03-08第350號市政統計週報近年來臺北市女性市民增加速度遠大於男性,截至95年1月底性比例已降至95.66,為歷年來最低。93年臺北市女性市民平均壽命為82.87歲,較男性市民高4.94歲;女性死亡率平均每十萬人口死亡402.84人,較男性少了245.09人;女性5大主要死亡原因為惡性腫瘤、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及腎炎、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,而肺癌、乳癌、結腸直腸癌、肝癌及胃癌為女性前5大惡性腫瘤死因。94年臺北市提供婦女福利服務51,320人次,婦女中途之家及庇護中心共收容549人次,又對特殊境遇婦女之家庭扶助計6,986人次、補助3,661萬元。右箭頭
7295-02-08第346號市政統計週報臺北市94年底計有11,274家藥商,較上年增加475家,成長4.40%,其中以醫療器材販賣業成長6.64%,增幅最大。94年臺北市政府藥物檢查16,653家次,合格率為99.34%,較上年略降了0.06個百分點;其中藥局的合格率為100.00%、藥物販賣業及其他各醫療院所同為99.29%,而藥物製造業的合格率最低,僅88.57%。右箭頭
7394-11-16第335號市政統計週報93年臺北市民有463位因事故傷害死亡,居市民死因第6順位,其中以運輸事故占44.06%、意外墜落占19.22%為主要事故原因;事故傷害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7.64人,在臺閩地區各縣市中最低。若按性別分,男性事故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26.53人,遠高於女性之9.06人。若按年齡分,事故傷害死亡率以65歲以上市民為最高,次為0歲者;至事故原因,運輸事故為1歲以上各年齡層的主要事故死因,而0歲嬰兒則以吸食所致呼吸道阻塞窒息為主要事故死因。右箭頭
7494-09-21第327號市政統計週報94年1至7月赴臺北市各市立醫院(含委託經營)門診之民眾有289.3萬人次,較93年同期減少6.36%;其中赴市立聯合醫院看診202.3萬人次,占總門診人次數的69.9%;平均每位醫師看診2,474人次,以關渡醫院3,488人次為高,而市立聯合醫院為2,283人次,其中又以中醫院區7,887人次最高。同期各市立醫院住院服務量共62.1萬人日,又較93年同期降低1.67%;其中市立聯合醫院服務47.9萬人日,占總住院服務量的77.1%;平均每位醫師服務住院人日531人日,以關渡醫院1,047人日為高,而市立聯合醫院為540人日,其中又以松德(療養)院區1,164人日最高。右箭頭
7594-09-14第326號市政統計週報93年臺北市死亡人數共13,733人,平均每十萬人口死亡523人,較92年增加6人,死亡者平均年齡為70.6歲,較十年前提高5.7歲。其中男性死亡率每十萬人口648人,為女性403人的1.61倍;男性死亡者平均69.6歲,較女性72.0歲低了2.4歲。另十大死因中惡性腫瘤為少年組及25歲以上各族群的首要死因,而事故傷害為44歲以下各年齡組別前三大死因之一,自殺在青、壯年組死因居第二位,其中事故傷害及自殺之死亡平均年齡僅49.6歲及49.7歲。右箭頭
7694-06-29第315號市政統計週報93年臺北市居民被通報確定之法定傳染病例共3,436例,較92年增加25.36%,低於臺閩地區之26.35%。結核病為我國法定傳染病中感染人數最多者,同期臺北市居民被通報確定之結核病例共1,450人,占臺閩地區的8.46%,其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55.24人,是25縣市中第五低的地區;而確定之愛滋病毒感染者(HIV)及發病的愛滋病毒患者(AIDS)有201人及41人,各占臺閩地區之12.80%及15.77%;又同期臺北市居民有1,010人因肝臟疾病而死亡,而當年被通報確定為急性B型肝炎與急性A型肝炎有78人、46人,分別占臺閩地區的20.63%、22.44%。右箭頭
7794-06-22第314號市政統計週報臺北市政府94年1至5月檢驗食品1,532件,其中不合規定件數146件,檢驗合格率為90.47%,較93年同期增加6.31個百分點。又食品廠商衛生稽查16,087家次,其合格率為90.99%,較93年同期減少3.33百分點;其中以飲食攤販及冷飲店之合格率79.20%及82.33%為最低,且分別較93年同期下降10.11及9.68個百分點,退步最多;另雜貨、便利商店合格率98.89%,較93年同期提高1.57個百分點,是除了「其他」類外進步最多者。右箭頭
7894-04-27第306號市政統計週報93年底臺北市醫院有52家,較10年前減少了18家,平均每家醫院設置病床403.87床,醫事人員519.46人,分別為10年前之1.66及2.04倍;另診所共2,762家,較10年前多了147家,又以中醫診所成長29.60%最為快速,平均每家診所執業的醫事人員2.58人,為10年前之1.49倍。93年底臺北市平均每萬人擁有86.42張病床,較83年底增加了16.84張,平均每萬人擁有149.58位執業醫事人員,比83年增加49.52人。12行政區中,中正區與北投區因分別擁有大型的醫學中心,平均每萬人擁有病床240.90床與185.63床、執業醫事人員392.34人與284.47人,為醫療資源較優異的行政區。右箭頭
7994-03-23第301號市政統計週報近年來臺北市女性市民增加速度遠大於男性,截至94年2月底性比例已降至96.19,為歷年來最低。臺北市女性市民平均壽命較男性市民為高;92年女性死亡率平均每十萬人口死亡404.96人,較男性少了228.47人;女性5大主要死亡原因為惡性腫瘤、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及腎炎、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,而肺癌、乳癌、結腸直腸癌、肝癌及胃癌為女性前5大惡性腫瘤死因。93年臺北市提供婦女福利服務24,012人次,婦女中途之家及庇護中心共收容300人次,又對特殊境遇婦女之家庭扶助計615人次、補助3,021萬元。右箭頭
8094-01-05第291號市政統計週報臺北市93年11月底計有10,739家藥商,較上年同期增加230家,成長2.19%,其中以醫療器材製造業成長14.71%,增幅最大。93年1至11月藥物檢查15,624家次,合格率為99.42%,較上年同期增加0.02個百分點;其中藥局的合格率為99.69%、其他各醫療院所為99.67%、藥物販賣業為99.25%,惟藥物製造業的合格率偏低,僅76.92%。右箭頭